top of page

這個首都哪裡美?──假台北人走進「慢步齊東老街建築」

日期:2015年5月24日

時間:下午16:00~18:00

地點:台北市齊東街

人數:20人

講者:              

                                     圖:台北琴道館

                                                                                      文 / 小威

攝影 / 小威、邱翊

「台北很漂亮,我想讓更多人認識她,了解她,並在這裡住下來。」集合的時候,孫啟榕用這句話開始今天的台北城市散步。身為一個覺得「台北就是個首都城市」的假台北人,這句話聽在我的耳裡,離奇程度只比「布丁加泡麵超好吃」差一點,放眼望去的公寓們,也無法反駁我的想法。

 

捷運忠孝新生站二號出口對面是一片老公寓:約五層樓、雙拼加共用樓梯,四、五樓的居民,腿會被鍛煉得很有力。當年大舉興建公寓解決居住問題,如今高齡人口增加、無法爬樓梯的問題,讓都市更新勢在必行。有些人不想改建,在樓梯間加裝電梯解決高樓層住戶的需求,一樓居民則得到多出來的「公共私有空間」彌補無法搭電梯的遺憾;大部分的人不想自掏腰包,於是建商眼睛一亮,用大樓居住單位向老住戶換公寓,翻修之後,老屋變新厝,最有價值的土地在一來一往間越縮越小,過往的痕跡也被抹得一乾二淨。

 

看起來還算完美的交易在小地方露出貪婪的內餡──注意過市內多長出來的迷你公園嗎?它們只是在等建商出更好的價錢。受到政策鼓勵,曾經用鐵皮圍起來的建地只要短暫綠化成公園,就可以擁有更多容積、蓋更高更多樓層──這是都市規劃被破壞的第一步,規劃好的社區市場無法供應更多居民所需,供需平衡就會瓦解──但還有很多小公園正等著長成高樓。

圖:幸市里城市公園

幸市里城市公園也是等待變成超級高樓的小公園之一,它前方的幸市活動中心雖然有日式宿舍的外型,但只剩外型勉強能辨認;右方公寓受到後現代建築影響,花很多功夫從中國運來木料建材,保有原本架構,將外牆改裝成江南樣式,內裝也下足功夫,可惜無緣拜見。斜前方新大樓毫無疑問是近年完工的,曾在那裡的四至六棟日式宿舍,沒有留下半點痕跡。二十步遠的地方,我們遇見今天第一棟日式宿舍,那是棟明明是公有地卻被圍起來、無法進入的日式宿舍,正下方埋了大樓需要的發電機等設備。

 

經過濟南路、金山南路,有個油門催得稍用力點就會錯過的路口,正是齊東街。跟著轉強的雨勢往前,我們在齊東公園內的涼亭停下,「這公園是一切的起點,左手邊是齊東街,右手邊是齊東街五十三巷,以前日本一、二級官員及金融大老的宿舍。」孫啟榕說,「我們就是在這裡商討保存齊東街的方法。」

                                                                            圖:齊東公園涼亭

當年怪手開進齊東街時,想都沒想就跳出來保護樹、進而保護住家的褚陳寶貴女士,讓致力古蹟保存的人看到這片台北最大、保存最好的日式宿舍群──後藤新平為了統治台灣,特地拉開台日生活水準差距所建的宿舍群。它們內斂穩重,歷經時間跟雨水沖刷,驕傲的氣息不曾對時間跟環境低頭。

 

保存及修復古蹟本身就是硬仗,更甭提大多數人怕死愛錢愛面子的劣根性還在旁邊搧風點火。經過相關團體的爭取以及無數令人遺憾的案例(如蔡瑞月舞蹈教室),保存古蹟意識雖然漸漸抬頭,終究無法完勝金錢都更發展建商政客。眾所皆知的斷水斷電古蹟精準失火(剛好燒掉建商要用的那塊有夠神秘又專業)、國有土地普查與買賣(現改為國有土地地上權買賣,如松菸)、政策方向變動……齊東街面對的除了上述劫數,還有半夜拿著鋸子爬過圍籬鋸走梁柱(台灣紅檜)的「山老鼠」,讓雙數號一側來不及等到修復便一棟棟倒塌,其中一棟宿舍甚至在政令發布之前就被得到所有權的僑果建設一夕拆光。

                                      圖:台北琴道館

當然,還是有修復完好的例子:五十三巷十一號就是孫啟榕修復完成的,現在由台北琹道舘管理。五十三巷十一號除了是這個宿舍群最大、最漂亮的房屋外,也是整個宿舍群的中心。具有日式房屋該有的底座、屋身、屋頂,外面一圈造景、中心還藏著一個庭院,這是高級日式建築的特徵,屋頂的千鳥格告訴你:這是一棟多麼細緻的房屋。底座為了適應台灣的潮濕氣候,多加了通風口,屋身雨淋板有傳統日式壓條、也有洋式裙襬下緣,加裝的氣窗表示這個房子高度已經從適合跪坐,長高成坐沙發也不嫌天花板太低的洋化建築。屋內外每個角落的細節都被完美地照顧到了:九十乘一百八十公分的塌塌米剛好是一個人躺下的範圍、廊下讓室內有光線又不會直射房間、壁龕說明主人的職業,連院子裡的植物也在喊著:這房子經歷過很多統治者──柚子樹是日本人種的、桂花是國民政府住戶帶來的,台灣產的榕樹根本不知道是從哪兒來的,但生命力最旺盛,還得定期修剪,以免樹枝衝破屋頂。

 

孫啟榕與我們在齊東詩社前告別。導覽時間不過,沒辦法讓我們繼續再聽更多台北故事。走了這一趟,我也開始覺得台北很美,只是我們沒看見、或永遠看不到了。有沒有更多的時間跟空間,能讓我們繼續了解台北的故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