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Apa Kabar,歡迎來到東南亞世界!

           圖:台北車站

                                                                     文/ 謝宇婷、圖/ 謝宇婷、蔡逸靜

時間:2015年12月20日1400-1600

主題:街頭公民課

區域:台北車站、印尼街

講者:吳庭寬、安娜、雅妮、多多、張正

人數:29人

每個月有這麼一天,台北車站似乎是讓我,讓你熟悉又陌生的國度。

只見人潮洶湧,數千成百位移工盤坐在車站大廳,或在站前棚下虔誠禱告,精心打扮的女孩,身著亮麗繽紛的頭巾長裙,成為最奪目的流動風景。音響大聲放送阿拉伯文禱告,移工們興奮的熱烈交談,分享食物,跟著「燦爛時光」東南亞書店的老闆張正,我們席地坐在大廳的黑白方格地板上,耳邊傳來陌生的異國語言,恍惚此處是他鄉。

我害羞地拿著相機,從鏡頭裡注視身邊的移工朋友。耳機裡傳來導覽員的解說,告訴我每個月穆斯林會有一次大禱告,北車就是最方便的集散中心。移工不是每周末都享有假日,所以每個月一次的假期就特別令人期待。

 

謝宇婷/攝

耶誕節前夕,大廳裡高聳的耶誕樹繽紛閃亮,但有沒有進到畫面,對自拍的女孩們似乎不重要。(蔡逸靜/攝)

     我望著一個個綽約多姿,正值青春年華的女孩,彷彿能看見她們一早就起床梳妝打扮,卸下平時在工廠的樸素工作服,戴上平時不被允許的頭巾。細細的畫眉塗唇,戴上閃閃發亮的首飾,迫不及待地出門。她們要以最美麗的姿態,跟最親近的同鄉好友,度過每個月最歡樂的一天。

     根據統計,遷居台灣,在異鄉奮鬥的外籍移工有將近六十萬人,比原住民還多,但他們通常隱沒在我們的生活場域:公園裡,沉默的推著輪椅; 醫院病房的小隔間,二十四小時的貼身看護,或是新建捷運站工地。他們的存在靜默,不張揚,漢人主流社會的眾聲喧嘩裡,沒有他們的聲音。     

     比起平常行色匆匆的通勤族,熟練地穿梭台鐵高鐵捷運,真正久留車站大廳的,反而是周日放假的移工。方便、安全、免費,車站大廳成為北部移工的會客室,讓他們可以把握短暫的假期跟朋友相聚。席地坐下,是最自然的動作,就像移工在東南亞家鄉一樣:當所有人都坐著,沒有誰比誰的階級高,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我忽然慶幸有這樣的機會,讓我自然的盤腿坐下,成為人群的一部份。雖然戴著導覽耳機,雖然說著抑揚頓挫的中文,比起匆匆一瞥的路過他者,我可以有比較多的時間,好好的感受、觀察,我觀看的不再只是一群移工,而是一群有聲音、表情,正享受當下的人們。

政大研究生吳庭寬(左)、雅妮(中)、安娜(右)(蔡逸靜/攝)

      導覽的講師陣容龐大,除了張正,還有政大研究生吳庭寬,以及三位移工朋友:安娜,雅妮跟多多。膚色黝黑的庭寬,熟悉東南亞語言,乍看之下跟移工無太大差別。來台五年的安娜跟雅妮,邊工作邊在空中大學進修,她們的中文通順中帶點口音,但拿起麥克風,豪不怯場。這大概是許多人第一次跟移工朋友互動,好奇地請教許多問題。我有些感動,心想著這或許是第一個有移工講述的導覽。當我們開始傾聽,當移工開始訴說,權力跟位階都為之翻轉,某些以為不可動搖的東西被撼動,因而有彼此融入、衝撞的可能,不再只是移工單方面的承受漢文化洗禮。

「燦爛時光行動圖書館」讓來北車的移工可以每個月來此借還書,不必跑到南勢角。

走道盡頭的穆斯林禱告室(蔡逸靜/攝)

     假如車站大廳太過擁擠吵雜,想要安靜禱告的移工朋友,可以沿著星星月亮標誌,在中山地下街的置物櫃旁找到穆斯林禱告室。這是台灣第一個公家單位設置的禱告室,雖然使用者不多,位置也不太理想(沒有水槽淨身,又離廁所很遠),但是其指標性意義仍值得嘉獎,代表了我們在公共空間,看到了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展現了對各種群體的尊重跟溫柔。

     張正半戲謔半正經的說,他曾經建議把車站大廳就地視為禱告空間,一天撥放五次禱告音樂,不但方便移工,而且信仰虔誠的他們還會把空間維護的非常乾淨。我想這對一個漢人霸權,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但如果只在每個月的大禱告當天執行,又未嘗不行呢?雖然我們的社會標榜政教分離,似乎不該偏袒某個宗教,但是對於空間的使用,我們是不是能有更多元的想像,真正呼應使用者的需求呢?

台北地下街的商店,提供移工各式服務,從代訂機票、匯款回鄉到各式商品都有販售。(蔡逸靜/攝)

燦爛時光書店創辦人張正拿著給移工讀的報紙(蔡逸靜/攝)

衣著鮮豔的頭巾女子(蔡逸靜/攝)

俗稱「小印尼」的北平東路(蔡逸靜/攝)

     出了東三門往北平東路走,我們來到隱身後站的「小印尼」。自助餐館裡提供道地的印尼美食,意外的是,價格比起一般台北街頭的自助餐還貴上幾十塊。薪水微薄的移工,怎麼能負擔的起呢?原來穆斯林的清真食物,需要特別的處理過程,從宰殺到烹煮都有規定,特別費事,因此在台灣非常少見。大部分的移工朋友,平時都只能懷抱信仰在心中,無法對食物堅持,只有每個月放假時,才能來小印尼大快朵頤,當然就捨得花錢犒賞自己。

印尼街小吃店菜單(蔡逸靜/攝)

印尼街小吃店自助餐(蔡逸靜/攝)

    週日的東南亞小旅行,由印尼蝦餅跟甜糕當作眾人心滿意足的尾聲。但是張正最後給大家一個功課:在臉書紀錄今天的所見所聞所思,跟朋友分享,或是進行田野遊戲,從跟美麗的頭巾女孩合照開始,或是買條頭巾請移工朋友教我怎麼戴。想想什麼需要改變?能夠如何改變?畢竟,旅行從來就只是第一步,旅行之後,我們對於東南亞移工的想法,才是更需要關注、討論的,雖然我們有時不免沾染了對「他者」的想像。

     下次,跟朋友經過移工群聚的台北車站大廳,他若不解的抱怨公共空間被占用,我想我會說起這次的旅程,告訴他,「歡迎來到東南亞世界,Apa Kabar(註)!」

 

註: 印尼話的"你好",因為北車聚集的大部分是印尼移工,菲律賓移工周日多去中山北路上的聖多福教堂,泰國移工多集中在工業區,越南移工來台時間更久,分布更廣。這次導覽以一般人最常經過的台北車站為主,但其他地方也可能有移工自成一區的小世界等待探索!

參加導覽的朋友跟印尼導覽員安娜合照(蔡逸靜提供)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