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大稻埕,是座與水密不可分的城。試想像繁忙的港口、不停卸貨又出港的漁船、附近的市集……。依水而生的人、與水共存的城,如今已被高高的河堤阻擋住了望向河岸的視線。
與水共存的城──大稻埕
圖:大稻埕街頭
文、圖 / 羅靖茹
甫出大稻埕公園,梁蔭民老師便要我們觀察建築物的排列和走向,眾人七嘴八舌討論不出一個定案。經過老師指點,我們才赫然發現,建築物的排列居然是歪斜的!原來,因為房子過去是沿著河岸建造,所以排列才會呈現S型。而西寧北路上的房屋向內凹了進去,也是同樣的原因。「有很多東西在生活周遭,只是我們沒有看見,或是選擇『視而不見』。」梁老師感嘆地說道。
緊接著我們來到辜顯榮故居。有別於許多台灣人對辜顯榮先生的定位,多以賣國、親日等負面形象居多;梁蔭民老師對於他在年輕時便展現出的企圖心、以及他本身的理想和抱負,給予極高的評價。「每隻老鼠都同意要除掉貓咪,但誰敢去為貓咪掛上鈴鐺?」不同於多數台灣人苟且偷生的心態,當時年僅二十七歲的辜顯榮隻身和日本談判,也為自己建造了一條康莊大道。這樣的情懷,並未隨著他的逝世而消弭,仍舊存於河岸的每一聲水花拍岸……。
過程中飄起了小雨,但並未澆熄我們對於水岸的熱情。梁蔭民老師再次拋出了問題,在我們的觀念中一般都認為上方是北、下方則是南,但在過去的地理觀念卻正好相反!原來,在過去的農業社會,方向是根據水的流向來界定的,水來的方向便是上方。因此由台北的角度來看,上方反而是南邊才對。而這樣的觀點在許多地名中都可以得到印證,例如:上塔悠是在南邊、下塔悠反而在北邊。此外,關於街道的命名也可看出些許端倪,靠近水岸的街道中往往會有「前」字;距離水岸遠的則相反,例如西寧南路以前便被稱為「建晶後街」。以上的舉例都反映了當時的居民對於水資源的重視。
對於環境工作者而言,懷舊的目的何在?除了能夠以歷史為借鏡,做出更有利於當代的環境規劃;或許對於他們而言,也有些許文化的感懷包含在裡頭吧。在理解過去的過程中,除了事物的變遷以外,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才是這座城的主體。因此,許多政策的實施都必須擁有民心的基礎才能繼續推進。台灣因為氣候緣故,部分地區時常淹水,但為何我們卻不願意像其他國家一樣蓋高腳屋呢?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一樓的地價高昂,不可能空著不作使用。其實台灣已經擁有十分不錯的排水系統,但只要一淹水政府便會遭到人民的責罵和質疑,這都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使然。該如何改變這樣的現狀?水岸的未來還有許多值得我們思考。
來到河岸邊,我們看到了成排生長的水鼻仔。本該生長在河口的他們,為何跑到這兒?答案是由於環境惡化的緣故,由於人們使用了過多的淡水,導致海水入侵,也使得土壤鹽化,許多生物都無法在此生存。但你知道嗎?其實並不是水鼻仔喜歡生長在河口,而是在那樣艱困的環境中,只有它適應、並且存活了下來。反過來說,也就是它在淡水地區的競爭力不足,只能在這樣險惡的環境生存的緣故。
「要取什麼名字都可以,就是不可以叫做戎克船!」梁蔭民老師語重心長地說道。這種類型的船隻從明鄭時期便被使用到現在,航行甚至曾遠至倫敦、舊金山等,是項極富歷史意義的古物。然在其命名上,卻是使用外來語,完全看不出一點屬於中華文化獨有的特色。這一點讓老師心痛不已。如同老師在一開始所說的,生活中有許多事物並非不存在,只是我們選擇視而不見。和我們每日生活息息相關的水文,值得我們用畢生精力去了解。經過這趟旅程,大稻埕水岸的未來,已悄悄在我們心中萌芽了。
圖:西寧北路上的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