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台北城的前世今生:從承恩門到本町通

時間:2015年7月19日1600-1800

區域:台北城內重慶南路

講者:

人數:29人

           圖:台北城承恩門

                                                                     文 / 梁德莎、圖/邱翊

週六午後,儘管烏雲籠罩、細雨濛濛,跟著手拿厚厚一本舊照片資料的凌宗魁老師,我們穿過承恩門,自此展開一趟台北城的今昔風貌之旅。

 

時代的見證:台北府城北門


建於清光緒十年〔1884〕、靜靜佇立在忠孝西路高架橋下的北門,不僅經歷政權更迭,也一次又一次從被拆除的命運逃脫。台北府城北門,因面向北方、承接天恩,又稱為「承恩門」,為台北府城的正門。1895年,日軍應台北仕紳代表辜顯榮等人請求,經由北門進城。1899年起,台灣總督府頒布「市區改正計畫」,1905年拆除西門,本欲拆除其餘四座城門,在台灣總督府圖書館館長山中樵等學者請命之下,北門才逃離拆除的命運。
時序流轉,國民政府時期,台北市政府於1966年陸續將東門、南門和小南門改為中國大陸北方宮殿式的建築,而北門因忠孝西路規劃興建高架道路、預計拆除,免於改建,卻再次面臨被拆除的命運。經學者爭取修改方案,才得已倖免。儘管如此,作為唯一保持清領城門原貌的北門,卻未受到應有的重視,不僅頭頂高架橋,更被當作懸掛標語的場所。


直到1983年被內政部評為國家一級古蹟,北門的境遇才有所轉變。隨著明年忠孝西路高架橋的拆除、台北城門意象的規劃,北門又會呈現什麼樣的風貌,值得期待。
 

府前街、本町通到重慶南路

從忠孝西路轉進重慶南路,便踏進清領時期的府前街、1926年行政區劃改革後的本町通,以及戰後書店林立的重慶南路。府前街為台北府城最初規劃的兩條道路,因位於地方官廳「台北府署」前而得名。進入日治時期,此區多為日本人所居,稱作「本町」。明治44年〔1911〕一場風災襲擊台北,原本的木造街屋不耐水患、毀損嚴重,成為佐久間左馬太總督和台北廳長井村大吉在此區推動市區改正計畫的契機。
    市區改正即為現今的都市計畫,從建設下水道、舊城牆的拆除到三線道路的規劃,在在形塑現代台北的最初面貌;而在本町,則採先建屋、再招商的政策,歷經四年、八位建築師的設計,打造了融合西洋歷史主義風格立面、符合在地氣候的亭仔腳以及日式町屋空間的商業區。本町通,便成為台灣新市街的典範,開展以仿巴洛克式風格立面建築街屋的時代,也為台灣各地留下具西洋風格的老街。


大正四年〔1915〕完工後,台灣日日新報社出版<臺北市區改築記念>,拍攝了本町內每戶街屋。藉由比對舊照片,便能一一拼湊重慶南路周邊商家的變遷史。


凌老師娓娓道來每戶店家的過去,而我們也驚訝地發現,許多舊建築並未消失,只是隱身在霓虹招牌或水泥牆的背後,等待發掘罷了。無論是美援時期的象徵「聯合大樓」、曾為京都祇園辻利茶屋第一間茶鋪的星巴克,或是曾為太陽堂旅店及書店的商務印書館,也許易主、改名多次,但過去的建築本體仍持續留存,在新時代中創造不同的意義。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