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區域:艋舺

時間:2015年10月25日1000-1200

人數:27人

講者:

艋舺社工的一天

 圖:艋岬公園裡放置棉被與竹蓆的地方

                                                                     文、圖 / 侯名晏

目前看來,艋岬公園便暫時擔負著這個遮風避雨之處,一個小小的公園,卻有著日與夜的不同樣貌——白日作為台北地區年長者的匯集之地,大量無兒女陪伴的長者,聚集於此地,與朋友談天、下棋,一眼望去滿目白髮,幾乎看不見年輕人的蹤影;當老人隨著暮色散去後,夜晚便有若干工作後的街友入住,政府甚至規劃一塊白日放置棉被、竹蓆的地區,幫助保管。 

如果說街友們於夜晚出沒於艋岬公園,那麼白天時他們去哪兒了呢?艋岬自古以來即有「點工」的傳統,工頭在青壯年聚集的廟口挑選所需的勞動力,以日薪計酬。如今,當有酬神、喪事的出陣需求時,便由街友們來擔任,他們白日隨著工作到台北各地,夜晚再回到艋岬公園。然而辛勤一日的報酬通常只有500元,且工作集中於假日,尚難維持生活所需。在張獻忠眼裏,街友並不如一般民眾所想像的遊手好閒,他們同樣也辛勤地付出勞動來賺取生活費用,只是我們難以發覺。其實街友們真正需要的資源並非食物及衣服,而是穩定的工作及醫療救助。


為了使街友們能夠自立、結束流浪,張獻忠更與夥伴創立芒草心慈善協會,提供住所及輔導陪伴。芒草心隱藏於西山水市場的小巷子中,雖然面積不大,環境卻相當整潔。除了提供居所,芒草心也培訓街友成為導覽員、組成修繕工班,培養一技之長,並且舉辦流浪體驗營,希望能讓社會大眾更加了解街友的生活、處境,並成為當地居民與街友的橋樑。

 

芒草心位於市場內的小巷子中
 

除了芒草心之外,活水泉教會與基督教恩友中心的也提供許多對街友的協助。萬華區的活水泉教會是台北最早協助街友的機構,包括提供最重要的醫療救助資源。由於沒有健保,街友們即便生病、受傷了也不敢去醫院,拖延之下往往造成嚴重後果,因此醫療的協助是街友們急迫所需的。雖然提供幫助,但是教會的態度並非高高在上的施捨,而是以平等、朋友的姿態與街友們溝通,因此獲得他們的信任。位於青山宮對面的恩友中心則提供免費供餐與弱勢收容,是救濟街友的第一線機構。

雖然不少政治人物為了迎合民意,對街友極盡驅趕之能事,但台北市社會局轄下的萬華社福中心,仍盡可能提供各種資源協助街友,並開放淋浴間。社工是與街友們接觸的第一線人員,他們必須打開街友心防,並且提供各種資源的資訊,盡可能協助他們自立,如與里長合作,讓六米以下無清潔隊員清掃的巷子交由年邁的流浪者打掃,以換取薪資。其實,許多街友們並非不想工作,只是礙於學歷,他們難以得到穩定的職位;另一方面,因為缺乏盥洗設備,其形象也妨礙尋找工作。至今仍有七成的街友們無法回歸社會。


街友們聚於龍山寺附近的情況,除了歷史淵源之外,亦反映了社會中某些機能的失靈。現代社會中,人與人的關係稀薄,當流浪者們失去家庭後,他們與社會的關係亦斷絕,進而被排除在外。同時,傳統社會的廟宇,隨著城市的轉變,也與社區逐漸斷裂,失去了社會安全的功能。僅靠非政府組織的力量,尚不足以讓街友們皆可自立;唯有當人們了解到,其實街友們與我們並沒有什麼不同,願意放下偏見及設下的隔閡,並給予實際支持時,「他們」才能重新成為「我們」,進而回歸社會。

說起艋舺,除了想起有名的龍山寺、華西街以外,在大眾心中尚有一個未列在導覽手冊上,政府欲視而不見的特殊印象——街友的聚集之處。每到夜晚,龍山寺前的公園、地下街便會出現些許宿客,希望能在凜冽夜風中尋一個安穩的夢鄉。然而對當地居民而言,街友的存在並不受歡迎,甚而有議員欲以強硬手段將其驅出,激起社會各界討論聲浪。其實恐懼與厭惡,大多來自於無法理解;於是本次的導覽,我們將跟著服務街友十多年的社工張獻忠,透過他的視野,來了解街友們的日常生活。

 

龍山寺作為艋岬的信仰中心之一,向來香火鼎盛,如今更是轉變為知名的觀光景點。甫踏入龍山寺,便可看見絡繹不絕的信徒、觀光客,卻唯獨看不見流浪者們曾駐足的痕跡。在過去,寺廟即有接濟流浪者、乞者的功能,承擔著社會安全的作用;近百年前的住持福智大師更是廣開接濟、收留之門,人稱乞丐和尚。然而隨著社會型態的改變,寺廟不再與社區緊密相連,龍山寺築起圍牆,不再管牆外事務,於是以往尚能得到接濟的流浪者們,只能退出寺外,尋求別的安身之處。

 

龍山寺曾接濟、收容流浪者。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