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區域:北投中心新村

時間:2015年10月17日1000-1200

人數:16人

講者:

我和許多人一樣,家附近有個眷村,街坊孩子沒人知道那是做什麼的,穿梭玩耍時也沒看見幾個人。唯一的印象,就是在巷口賣麵食水餃的老爺爺。直到眷村讓人拆了改建商業區,看著老照片我才想起那一排排老房子,還有門柱上醒目的某某新村四個大字。

 

這趟來到北投中心新村,不為溫泉和美景,為的是至今仍活躍的老眷村。眷村裡的人家,有的是中國國民黨「接收」台灣時一起過來的,有的是國共內戰失利時「撤退」來台,也有攜子帶女「千里尋夫」而後重逢的。眷村,是政府單位的家屬安置區,每個眷村都有相連結的單位,可能是軍醫院,也可能是彈藥庫,起初因其臨時性,房子構造大多簡單,以茅草和竹子為主要材料,儘管後來有了磚頭水泥等新式建材,「竹籬笆」的意象仍流傳至今。這可說是台灣近代史上,規模最大的移民聚落,盛極一時曾有千來個眷村,時至今日,只剩北投中心新村仍有居民活躍其中。

那些熟悉又陌生的角落─眷村二三事

           圖:中心新村

                                                                     文/ 葉文茹、圖/ 李易璇

有賴現任里長張聿文大哥的介紹,我們才得以深入眷村裡的巷弄,了解眷村的日常。張大哥說,眷村的生活就是「整村都是一家人」,家裡沒大人就去隔壁家吃飯,隔壁家出遠門時鄰居會幫忙照看,全村都得在公共澡堂洗澡,男孩子穿著內褲走去洗澡是再正常不過。這是有別於現代生活,對於「家」的另外一種詮釋。而北投中心新村附屬於軍醫院,為了貼補家用,當時的眷村婦女常做的「家庭代工」就是血牛,意即賣血。

大多數人對於眷村的印象是:破舊、落後。其實,當年眷村使用的建材都是當下最流行的呢!漫步在眷村內,看來相似卻又不盡然的住屋群,往往能從建材與樣式的不同判讀建造年代。而衰敗破舊的原因,其實是政府再再承諾「明年進行翻修」,但這個「明年」已經等了數十年。家裡屋頂讓風給吹了,政府承諾明年修,換作是你家,你修是不修?「你別看我們這樣,眷村可產了許多社會菁英呢!」張大哥驕傲地說:「這家出了三個北一女、後來念台大;那家的孩子當了醫院主任;前頭那家的還去美國念書!馬英九也出身眷村呀!」不知是否因這樣的衰敗形象深植人心,許多眷村出身的人似乎不願提及自己的過往。

適逢雙十國慶,許多對於中國國民黨「接收」台灣的正當性、國慶到底是為誰慶祝…等有諸多討論。從文化層面來看,作為與外國貿易的小島、殖民地、被接收的區域,都為台灣帶來不同的社會樣態與氛圍。眷村色彩距離現代人很遙遠,甚至看不出任何關聯,但這不妨礙它在台灣近代社會上的意義與重要性。可以喜歡、可以無感,但在拒絕之前,何不以「嘗試一道異國料理」的心情,試著認識眷村呢?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