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你說的萬華嗎?】
一提到萬華,艋舺、龍山寺等字眼便浮在眼前,但其實不然,萬華事實上分為北中南三區,北萬華涵括西門,中萬華為龍山寺,即為舊時艋舺所在地,南萬華,俗稱加蚋仔,相對其他兩區而言較不有名,樸實的街景房屋,謂為台北市的鄉下也不為過。
相較於台北市其他地方,南萬華的生活節奏緩慢不少,節奏慢了,更能體會到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情感,小孩在廟埕前騎車玩耍,在路上,鄰居互相招呼。因鄰近水邊,當地有一處堀仔頭的自然湧泉,水圳旁水稻田遍布,茉莉、麻竹筍(又稱加蚋筍)和豆芽菜為南萬華的三寶,東園街也是因為過去附近有茉莉園而得名。
南萬華加蚋仔
圖:路向南
文、圖/ 杜亞訊
【過去到現在,幾十個年頭來的轉變】
加蚋仔開發甚早,當地有兩大信仰中心,楊聖廟及廣照宮,廟會放炮時常可見於巷弄,但時代變遷,廟中捐獻香油錢不斷減少,罰款也時而出現,廟宇文化在日常生活逐漸式微。商店機能充足且互補也是南萬華的特色之一,例如婚紗店附近就伴隨著禮品店。沿東園街走下去,鐘錶店老闆修完錶時的噓寒問暖,古早味早餐店阿嬤信任老客人,忙碌時就將零錢放在桌上,還讓他們自己裝米漿,幫忙招呼其他客人,阿嬤已經不是在賣命工作養活自己,而是她生活中的一部分。娓娓道來的故事中,看見老師對於當地的感情貫穿其中,即使只有簡單幾樣飯糰、米漿的老店也不會因為菜單多樣化的西式早餐店的出現競爭而衰微。
【新房背後的辛酸淚水】
都市更新在加蚋仔是個真實,但又陌生的議題,自家古厝被劃入都市計畫區,面臨了被拆遷、移動的命運,擁有者對於都更條例知識的不足,於一張張同意書簽上名字,讓更多欲得利者如建商、委員更加得心應手,許多家庭也因為都更,為了那幾枚孔方兄,導致家庭感情失和、分裂。古厝就算沒被拆除,但 移動了,未來又會去哪呢。
【回頭,耕耘當地】
一間看似平凡的住家,門口掛著一幅「社區規劃師工作室」的木板,旁邊牆上是用木條手工打造的盆栽小平檯。由台大城鄉所和社區居民共同合作,紀錄南萬華的文化歷史資料及遭遇到的困境,策畫活動,讓當地居民一同參與。同樣地,位於萬大路旁的巷內,有棟樓正是個藝術展演空間,創辦人正是在地加蚋仔人,此空間的作用下,讓策展人、藝術家能發揮,將他們欲理念、議題,傳達給更多人知道。因為他們了解,唯有回家,才能真正幫助到自己生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