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區域:艋舺

時間:2015年12月5日1030-1230

主題:Time for 萬華

人數:13人

講者:

萬華,是一個充滿人們生活印記的小城,相較於信義區的高樓大廈,這是一個你處處可以看見經過人群居住,留下豐富歷史記憶的小城市,「元祖胡椒餅」,可以在招牌上看見上排的幾行字「萬華戲院邊巷內」,當時戲院是人群聚集地,現在的戲院不在,只剩兩間五十年老店的美食記載下這裡的過去,而「周家肉粥」是當今非常火紅的肉粥店,過去的人們沒有這麼多錢,老闆免費提供大家喝湯,大家湯喝飽了,才捨得把粥吃完,因為《大稻埕》這部電影讓這間店爆紅,店裡還是維持一貫的裝潢,復古的情味,彷彿過去辛苦地討生活人一如往常地坐在木桌木椅上吃粥。

 

艋舺邊走邊吃

           圖:萬華戲院旁的元祖胡椒餅

                                                                     文、圖 / 林雨學

街友的活空間也是朔造艋舺的獨特生活型態,廣州街140巷,平日看起來就像是一般人群通行的巷子,晚上則是搖身成為露天的自助餐店,提供街友們或一般民眾較豐富又便宜的餐食。而因為就讀系所的關係,曾經深入訪談過街友的生活,發現許多街友並不是真的沒有地方可以住,而是刻意不去政府提供的收容中心,怕自己在家裡死掉了沒有人知道,又或是他們生活的「地方」對他們以具有重大意義,而大眾普遍對街友的的刻板印象大概就是「好吃懶作」、「好手好腳怎麼不去工作?」,而其實大部分的街友是有工作的,只是薪水不夠支付他們在台北生活的費用,而在萬華也開始興起一股「街遊」,由在地經過訓練的街友們,告訴大家他們眼裡的萬華是怎麼樣的,也提供街友們能夠脫離街友的生活環境。

騎樓,是台灣文化裡的一項重點特色,而我想騎樓文化展現著濃厚的台灣人情味,當初騎樓的設置是為了因應台北多雨的氣候,提供行人躲雨的地方,而後來也給學童們安全的道路,慢慢開始衍生出騎樓上無名的各種美食,「一人麵店」,是這次導覽最令人動容的故事,這間餛飩麵店由大家口中的「黑仔」獨立扛下,一個人負責麵店收銀、煮麵、包餛飩、收碗的各種工作,因為幾年前家裡遭逢巨變,無助的她只能藉自己的力量開店,而這麼多事情怎麼可能忙得過來,於是左鄰右舍都開始幫忙這間店,甚至因為房租過高,關東煮老闆就特地在這裡與他分租,「一人麵店」著實成為萬華某個角落人情為發揮到極致的一間麵店,也因為「黑仔」的認真經營,也讓麵店養了眾多的老顧客,常常是絡繹不絕。

圖 / 周記肉粥店

圖 / 早上看起來平凡無奇的廣州街140巷在晚上搖身一變成為眾多人的餐飲小館

圖 / 繼承父業的涼粉,帶給大家難忘的幼時滋味

萬華現在已經不是如過去的軍家必爭之地,而是成為一個眾人觀光小城鎮,然而這裡仍舊著埋藏許多希望復興或是維持傳統的大家,無論是繼承父志的傳統涼粉,又或是以中西合併發明出豆腐蛋糕的一肥仔麵店,這裡的美食以人情味調味,是萬華美食的最大特色。

圖 / 一肥仔麵店老闆的兒子,中西合併的點子,豆腐蛋糕

圖 / 東三水市場

圖 / 老濟安青草茶

圖 / 騎樓麵店,左鄰右舍共同協助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