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驛站門面:表町通
文 /陳婷瑋
來到消防大樓,舊照上能看到建物原有非常突出的消防塔,當年的塔樓設計有助於登高望遠,以便迅速察覺火災地點,同時也兼具敲響警鈴的功用,但現在的新建物一眼望去與一般的高樓大廈並無不同,僅可見些許外觀設計試圖呈現原建物風格,並在大樓後方設置了紀念碑,留下最後一絲城市記憶的線索。
再往前來到一棟佈滿橘色磁磚的三層樓建築,看似不起眼的外觀卻是市定古蹟之一的大阪商船台北出張所,戰後經拉皮整修雖已不復原貌,但內部結構仍保存良好,目前已由文化局主導修復中,出張所正對面即是原台北車站位址,T型道路設計充滿野心與巧思,從原車站址一望到底即是台灣博物館的圓頂建築,搭配兩旁華麗精美的西洋建築與街屋,表町通展現了日本作為殖民國的建設,同時也是台北的門面,建築物的位置也隱藏了多方勢力的明爭暗鬥,面對公園第一排!彷如今日房地產廣告的標語也曾是表町通的地主們爭取的好位置,現為新光三越的鐵道旅館舊址也曾是面對車站第一棟,吸引許多政商士紳下榻於此,搶得好位置就有好商機的道理似乎歷久不衰!表町通短短一條不到幾百公尺的道路,卻聚集了數家銀行、股份公司、飯店、博物館,甚至有時髦的咖啡廳,兼具金融與教育、休憩、娛樂各種功能,天皇來台視察時也曾到此一遊,今日在相同路口依然能看到遠方的圓頂,卻也僅存台博館依然清晰可見,其他建物若不是改建便是失去原貌,而台北車站的位移也改寫了道路的意義。
台灣鐵道飯店、勸業銀行、華南銀行等等建物今日皆已不復見,三井物產雖免於被拆除的命運卻也不復原貌,到了導覽終點站,從台博館的階梯望向館前路,感受與老照片截然不同的現代街景,不免令人思考台灣市容為人詬病之處,真的是老舊殘破的建物與刺眼的招牌嗎?這些舊大樓當年也是全新落成,來取代舊日治建築,不斷更新的結果也僅是輪迴般的死胡同,而流失的卻是一代一代屬於台北的記憶。
今日的導覽在台北郵局前拉開序幕,一旁搭配重見天日的北門與施工中的大廈,這樣衝突的街景在台灣似乎隨處可見,不同時代的歷史記憶錯落在繁忙的街上,來往的人們對此習以為常,往往未加深究脈絡,今日在凌老師的導覽中,終於有機會沿著當年下驛站的旅人足跡,讓想像力穿越時空,一探台北車站的變遷。
現為大眾觀光景點的台北郵局,十分符合一般大眾眼中對古蹟的定義,具有美學價值、歷史意義、建物年代悠久等等特點,但除此之外,不夠美觀的建築是否就沒有保存價值?在往表町通的路上,隨處可見屋齡四十年以上的建築,無論是國光客運轉運站、三井倉庫、現代的大樓等等,外觀上看似老舊殘敗,卻也乘載了各時代的建築思維。熙來攘往的交通要道,往往是建築汰舊換新的大本營,老師也因此半開玩笑的說:「現在可以多看幾眼這邊的建築,可能不知道哪天拆除就講不到這邊的導覽了。」

圖:大阪商船台北出張所原貌
圖片來源:http://goo.gl/uef8WV

圖:表町通

圖:凌宗魁老師導覽中


圖:台北市消防局城中分隊,原為日本時代的本町消防詰所
圖片來源:莊永明老師部落格 http://goo.gl/1VOBO8
圖:僅存的斷垣殘壁與後方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