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街老屋的「自燃」之死或浴火重生
文 :Layu
被指定為歷史建築的古蹟,可能遭逢祝融或是受法規牽制,而溫州街裡日本教授中村三八夫的故居,則是沒有文資身份的歷史建築,所遭遇的結局:暴露在外、風吹雨打、任其損毀,等到毀壞不堪的時候,大概就會被移除,改建為停車場。
相較之下,鄰近的青田街區可能幸運一些。水瓶子細數曾經居住於此的教授和文人,他說,青田街能保存許多歷史建築和古蹟,主要是靠多年前的「保護老樹」運動,早期台大教授都將自己研究的植物種在庭院中,為了留下這些物種,也兼顧居民對此處的記憶,居民和里長共同提倡護樹又護老屋,成功讓此處被世人重視,保住珍貴的老建築。
至於路線中的重點台北刑務所和華光社區,也分別經歷火災,至今殘存無幾。
台北刑務所可說是亞洲最大的現代化監獄,設有男女分開的監獄、軍警習武的武德殿、看守所、紅磚澡堂等等設施,監獄旁則是司法人員的宿舍,後來被稱作華光社區,而現今位於金華街的政大公企中心,原本是隸屬於刑務所的農場,用途是讓犯刑較輕的受刑人在裡頭勞動幹活。以當時的城市發展而言,這樣的土地配置與建設算是相當先進。
水瓶子唸了一段蔣渭水被監禁於此時所寫下的評論,提及刑務所設施進步、坪數極大,每間房都有專用水道、廁所和通氣孔,衛生設備比普通家庭裡還要周全,住起來更能保持健康。除了蔣渭水,這裡也關過賴和、羅福星等人,可說從建築本身到發生在其中的歷史事件,都是個重要的現場。可惜現在,武德殿剩下一些石頭,南面的官舍在去年「自燃」毀損不少,其餘建物在缺乏管理的情況下也被破壞殆盡,偌大的刑務所,只留著不完整的牆面和官舍保有文資身份,令人不勝唏噓。
「老屋要保存,都市要發展,究竟怎麼做最好,其實我沒有答案。」談到文化資產保存,水瓶子說自己比較悲觀,但他還是希望更多人了解「自燃」和文化保存的關聯,或許未來,這些不明之火,會更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