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腳底下的文化資產?公館的水圳遺跡


芳蘭古厝
( 台北城市散步|Taipei Walking Tour )

一條已存在超過200年,我們卻對他視而不見
( 台北城市散步|Taipei Walking Tour )

人人都說這是瑠公圳????
( 台北城市散步|Taipei Walking Tour )

芳蘭古厝
( 台北城市散步|Taipei Walking Tour )
1/8
臺北盆地原是森林沼澤,凱達格蘭人生息之地,清朝年間因漢人開墾,逐漸轉變為水田埤塘圳道交錯的魚米之鄉。民國之後又成為政治、經濟、文化匯集的都會城市。隨著都市化的腳步,原本灌溉良田阡陌的水圳紋理,經填土加蓋,日漸在城市叢林中淹沒,水路在歲月的流轉的軌跡中,只留下彎彎曲曲的巷道,及斷斷續續常民生活記憶的遺跡。
有些比較幸運的河道,躲過了被開發的命運,至今仍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但是失去了水源,或是被當成污水排放便道的它們 ,很多人看到了,卻不曉得眼前的「水溝」居然會是上百年的水圳。在一條管線就能將自來水送到家裡的現在,都市人與河道的關係不如過去那麼樣的緊密,一條河道所記載的故事,似乎也就慢慢的被人們所遺忘。
我們從堤外的一座老抽水站出發,試著猜想河岸邊的這些設備和你有什麼關係?再回過頭來,去那些你可能已經走過上百遍的道路,發現你不曾注意到的景色,並一同來思考這座城市它原有的樣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