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學巷,是小學生上學的步道,即通學步道,約莫從2008年,政府開始推行所謂的社區營造、社區意識,起初這個想法來從南部被帶到北部,即便經過政黨輪替,但兩黨派政府仍皆大力推行,原因是社區意識的成立,一方面使居民更有向心力,一方面也使民眾對於政府更有信心,有助於選票穩固,「通學步道」的成立,是社區總體營造中極重要的一環,而其中牽涉了校方、家長、鄰里居民、教育局、建商,多方的意見、資金來源甚至是房地產,例如:房價問題;而今天我們所探訪的「大同區」為國民小學密度極高的地區,因為少子化的關係,校方面臨一系列閒置校區遭受其他單位覬覦,以及與其他間小學整併的危機,而這項「通學步道」的措施,一方面給予了老學校證明其歷史意義而得以保存的機會,並使鄰里間有了共同活動的空間,助於社區意識的落實,而另一方面也牽扯到老樹的維護、房價的漲幅、建商的進駐,以及都市更新後面臨拆除的老建築,這些都是今天導覽最主要在探討的議題,而最後我們特別將重點放在導覽老師執手設計的「大同國小閱讀區」,看見建築師如何在政府有限的資金當中,利用最低的成本灌注老舊校區新穎的生命力。
城市散步通學巷
圖:雙連站旁巷道
文、圖 / 林雨學
為甚麼會說「通學步道」這看似簡單的工程會連結到如此多方的議題呢?首先由通學步道的興建必須要由校區挪用空間來建設,而當校區縮小時就會引起很大的反彈,家長們、老師們都會想「怎麼可以讓學校變小?」一種直接反應的不悅觀感,使很多在這個時期執行這項措施的校長,常常面臨被換掉的結果;再來是校區縮小,圍牆向內建,會使得原本在圍牆內的老樹移至校園外,而這些老樹不能任意被移除,否則會引起老樹保護團體的抗議,但在維護層面與安全問題上又更難做管理(ex:小朋友被椰子樹葉砸傷等);而現今面臨最嚴重的問題-「少子化」,使得大同區的老舊小學校區不保,各單位皆覬覦學校空出的校舍空間,但劉備借荊州,一去不還,而且沒有人能保證少子化會是未來永遠的趨勢,校方必須要想出更好的應對策略來因應兩方外界及未來壓力。
此時,從資金的來源說起,教育局一直支撐著沒有收入來源的各大中小學,資金主要著重在修繕費用,很難拿出其他錢來做其他事情,道路改建關係到交通局與都發局,整合各部門,政府推出「校園亮麗圍籬」工程,所以,連結到一開始提到政府所推行的「社區總體營造」、「社區意識」,「通學步道」的實行儼然成為拯救老舊小學的新星,以大同國小為例,其原本的舊圖書館被改建成「台北市大同運動中心」,所有社區人民皆可以使用,而老樹搬移至校外,另一方面卻凝結了附近居民的向心力,里長里民自掏腰包捐樹、照顧樹,甚至後來在國小裡成立共同的菜園,種植青菜水果給師生享用;校區形狀的改變同時也影響著附近房價的漲跌,里長、里民可能藉機投資新大樓的增建;而最後就是校區新圍牆的設計,校方利用新圍牆的設計巧思證明老學校的歷史意義,並且採用半透光式圍牆,或是結合舊有的歷史遺跡為校舍、大門,以半開放式校區強調學校與社區共生共榮的目標,為的就是在這個進步的時代中,找到學校與社區居民間的價值。
所以,現在的小學並不是只為校園師生間做服務,而是為整個社區,在今天導覽中的多所小學,幾乎都可以看到地下室被挪用作為公有停車場,而蓬萊國小,身處寧夏夜市旁,更是負起觀光責任(寧夏夜市現今是完整一套夜市系統,可以看見路旁設置水源、電源供攤商使用);大同國小,則是在圍籬上記錄學校的歷史意義(例如1937年建校等等),而另一個特色之處是其「閱讀室」,由今天的導覽老師設計建造,在少量資金下,利用彩虹的顏色從走廊開端引導小朋友進入閱讀的世界,而內部設置小舞台提供小朋友有開放空間自由閱讀,閱讀的形式不再只是坐在課桌椅上,而有更多的交流互動。
圖 / 雙蓮國小大門口,呈現羽球運動專長意象
圖 / 德星幼稚園門口與古蹟結合
圖 / 公園兒童遊戲區
圖 / 大同國小圍牆呈現學校歷史
所以,現在的小學並不是只為校園師生間做服務,而是為整個社區,在今天導覽中的多所小學,幾乎都可以看到地下室被挪用作為公有停車場,而蓬萊國小,身處寧夏夜市旁,更是負起觀光責任(寧夏夜市現今是完整一套夜市系統,可以看見路旁設置水源、電源供攤商使用);大同國小,則是在圍籬上記錄學校的歷史意義(例如1937年建校等等),而另一個特色之處是其「閱讀室」,由今天的導覽老師設計建造,在少量資金下,利用彩虹的顏色從走廊開端引導小朋友進入閱讀的世界,而內部設置小舞台提供小朋友有開放空間自由閱讀,閱讀的形式不再只是坐在課桌椅上,而有更多的交流互動。
圖 / 大同國小通學巷,使用彩色增添趣味,並設置小型座椅,老樹在圍籬重建後被移到校園外側
圖 / 國小教室
而我的想法是,在這麼多的政策糾葛下,竟然只起源一個小小的「為兒童建造安全上學的步道」,讓我也想到自己小學的時候,校門及圍牆的改建工程,當時學校花了很多的錢,設置新的花圃,圍籬甚至變成玻璃雕花的樣子,內部停車場也改建成大型公共藝術區域,沒多久後我畢業了,校長卻也順勢畢業了,很難不讓人把兩件事情聯想在一起;而我認為當時後的我的確對於校門改建滿懷欣喜,也增添我上學的慾望,至少踏入校門那種感覺和以前很不一樣,校門和圍欄的改建工程本不只在原先的政策上,更重要的是在學童需求上做統合;其實利用學校和社區做結合,是將原有的設施做更大更有效率的運用,更增加社區居民間的社區意識與互動,進而達到敦親睦鄰的真諦,在這個都市冷漠的社會中,還有機會和鄰居一起種樹、種菜、曬棉被實屬難得,我也很希望其他城鎮能有這樣活動的推行。
最後,導覽老師提到很多通學巷設計上特別的巧思,現今的「通學巷」從一開始的人力維護(導護媽媽、糾察隊)到現在完整規劃出3米64空間步道,有些甚至有1米5的綠帶系統,卻在校園周邊的樹下空位上故意設置欄杆,很明顯是為了要阻擋街友族群駐留,大家可能會說是要保護上下學兒童安全,但大同區畢竟是老舊社區,難免有這族群人的存在,人稱「友善臺北」是不是真的友善,有待我們深思。